一站式 账户: 密码: >>视频商会 自助建站区
温州模式  |  温州商帮  |  政府招商  |  诚信联盟  |  供求大全  |  法律维权  |  财经纵横  |  管理之道  |  礼仪社交
温州商会  |  温州品牌  |  走进温州  |  商户家园  |  库存特价  |  商经新闻  |  招标采购  |  创业天地  |  衣食住行
当前位置:首页 > 2温州商帮 > 商帮历史 > 正文
温州商人——从企业家集群到商帮
http://www.88088.com   中国温州商会网
浏览方式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关键词:企业家 商人 温州 集群 企业 形成 一个 发展 节点 产业)
  

  温州的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国的一个典型案例,无论是柳市的低压电器还是鹿城的鞋业与打火机,其产业集群的现象十分明显。对于如何形成这样的产业集群,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企业家集群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所谓企业家集群就是在一个相当小的区域范围内,集中了一大批从事同一产业或相关专业的企业家。从原有的一乡一品到现在的产业集群,无疑企业家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在产业集群集中的地方均有企业家集群。如鹿城区有将近3000多位与鞋业有关的企业家;柳市则集中了超过2000名的低压电器行业的企业家;龙湾梅头镇,一个小小的地方也会集中上百个水龙头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家。当然,我们所说的企业家并不是指那些具有很高的产值和固定资产的企业主,我们的企业家就是指那些从事具有风险,同时又能自我决策的各类经济组织的负责人。包括私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和各类经理人员。从这类人员的形成历史可以发现,温州的企业家人群是非常庞大的。

  在1978-1988年的十年间,温州的私营企业从无发展到350家,而个体户从1980年的1984家发展到1988年的146622家,增加了73倍,营业额达到了19亿多。值得注意的是,在个体户中,商业行业的个体户比工业的份额更大。从商业的营业额来看,占据了将近80%左右。工业产值在营业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只有47%,而且仅仅只有一年,其余的基本维持在20%左右。可以说温州个体户的行业集中在商业为主。商业精神的发达,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温州企业家精神的充裕。很多的工业企业都是前店后厂,将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也合乎古典工业化的演变历程。

  另外一个事实是工业企业的数量。1978年,温州工业企业个数已经有4085个,而到了1988年则达到了65405个,增加了15倍;而1988年的苏州工业企业个数只有31046个,只有温州的一半。在温州的65405个工业企业中,有国有工业企业321个,其他还有一些名义上的集体企业,但实际上这些企业基本上是属于个人控制之下的,是一些所谓戴“红帽子”的企业。因此,1988年温州就有超出6.5万的企业负责人,如果我们大致认为一个企业有三个股东或合伙人,那么就有将近20万的现在和潜在企业家,加上14万个体户,以及经营商业企业人数,将近50万直接参与有决策权和有风险的工业、商业企业的工作。而1988年,温州年末的总人口数为657万,所以,每十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企业或者股份。用全民皆商形容当时的温州,可能会有点过头,但也反映其存在的实际情况。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以及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温州所具有的企业家人数是比较多。熊彼特(1934),也解释了为什么企业家的出现不是连续的。企业家不是在每一个适当的时间间隔内出现,而是成群出现。这完全因为一个或者少数几个企业家的出现可以促进其他企业家出现,于是又可促使更多的企业家以不断增加的数目出现。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来源: 责任编辑:赵静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 关 链 接
·温州商人:从企业家集群到商帮
·重振秦商育商魂 关于陕西商帮的文化思考(图)
·中国模范生:解读浙江改革之路(图)
·温州三十年有太多记忆值得珍藏
·陕商衰落两大原因(图)
·中国商帮文化比较与研究
·民营经济铸造了乐清辉煌
·三十而立:中国民企创造世界奇迹
相 关 评 论     >>全部评论
  发 表 评 论
用户名: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热点招商
日本脱糖电饭煲
富氢电解水元素杯
医用级别不锈钢筷
 
商务资讯
休闲生活
 温州商会会员团购中心
     
  COPYRIGHT © 2000-2013 中国温州商会网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  
国内客服电话:400-822-8182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8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