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 账户: 密码: >>视频商会 自助建站区
温州模式  |  温州商帮  |  政府招商  |  诚信联盟  |  供求大全  |  法律维权  |  财经纵横  |  管理之道  |  礼仪社交
温州商会  |  温州品牌  |  走进温州  |  商户家园  |  库存特价  |  商经新闻  |  招标采购  |  创业天地  |  衣食住行
当前位置:首页 > 4温州模式 > 模式聚焦 > 正文
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温州之变”!
http://www.88088.com   中国温州商会网
浏览方式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关键词:温州 带来 建设 基础设施 这些 &ldquo &rdquo   投资)
  

2020年12月15日上午,温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小康中国·温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民生部门专场(第二场),邀请市经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统计局、温州电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温州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关情况。

扩大有效投资 推进重大项目

固定资产投资提质提速提效

 

1

坚持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精准投资 

紧紧牵住重大项目这个“牛鼻子”

切实增强带动效应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十三五”期间

温州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年均增长9.6%左右

新开工在建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

(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1564个

五年累计完成投资3782.6亿元

 

环大罗山科创走廊-浙南科技城 市科技局供图

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大

“十三五”期间预计年均增长11.0%左右

增幅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4个百分点

其中新开工在建亿元以上

重大投资项目504个

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647.7亿元

制造业投资步伐加快

年均增长12.2%左右

增幅高于固定资产投资2.6个百分点

其中新开工在建亿元以上

重大投资项目477个

五年累计完成投资704.4亿元

 

公共服务投资增长加速

年均增长12.8%左右

增幅高于固定资产投资3.2个百分点

其中新开工在建亿元以上

重大投资项目119个

五年累计完成投资205亿元

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

年均增长9.5%左右

增幅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持平

2

发挥关键领域投资的带动作用

今年1-11月

温州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达到26.3%

较2015年的24.7%提高1.6个百分点

聚焦交通运输投资

预计“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3.0%左右

增幅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4个百分点

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4.8%

较2015年的12.8%提高2个百分点

新开工在建亿元以上交通投资项目183个

累计完成投资1060亿元

聚焦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

预计“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5.6%左右

增幅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6.0个百分点

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9.5%

较2015年的7.2%提高2.3个百分点

五年来建成

鹿城区绕城高速至卧旗山段海塘工程

瑞安市飞云江治理一期工程等一批民生水利工程

新开工在建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64个

累计完成投资488.2亿元

华东大峡谷生态养生园

温州生态园三垟城市湿地公园提升工程等

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聚焦公共服务投资

预计“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2.8%左右

增幅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2个百分点

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5%

较2015年的3.0%提高0.5个百分点

五年来

建成了温州奥体中心、附二院龙湾院区

滨海职教中心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

新开工在建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19个

累计完成投资205.1亿元

 

附二院龙湾院区  杨冰杰 摄

聚焦新型基础设施投资

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两新一重”的一项重要内容

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我市共有102个项目列入省新基建项目清单

计划总投资1836.2亿元

其中实施类项目43个

年度计划投资163.4亿元

1-10月实施类项目

共完成投资173.6亿元,完成率106.2%

提前2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020省新基建项目:大唐5G长三角区域中心项目效果图 龙湾供图

大干交通、干大交通

阔步迈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期间

特别是“十三五”以来

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在总量规模和质量效益方面

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的跨越

1

全力打好综合交通建设大会战 

提速推进

高铁、高速、海港、空港和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构建综合交通网络新格局 

全市综合交通投资超2000亿元

较“十二五”翻了一番

一批具有引领性的、标志性的

重大交通项目建成投用

高铁和轨道交通实现“零”的突破

首条时速350公里的杭温高铁加快建设

建成后温州将全面融入全省1小时交通圈

市域铁路S1线建成投用

S2线加快建设,地铁M1线启动前期

我市迈入了轨道交通时代

市域铁路S1线 龙湾供图

高速公路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绕城高速西南线

甬台温高速复线南塘至黄华段、灵昆至苍南段

绕城高速北线二期、龙丽温高速瑞文段

建成通车,基本实现绕城高速闭环

打通沿海第二大通道

溧宁高速文泰段计划下周通车

实现“县县通高速”

泰顺37万山区百姓将圆梦高速

“十三五”

我市新增高速公路里程270多公里

总里程较“十二五”末翻了近一番

跃居全省第二

目前我市在建的高速公路有瓯江北口大桥

溧宁高速文景段、金丽温高速东延线

此外,瑞苍高速计划下周开工

龙丽温高速瑞文段 市交通局供图

空港迈入“千万机场”行列

T2航站楼、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地下部分建成投用

开启了双航站楼及“空铁轨”联运模式

龙湾国际机场2018年、2019年

旅客吞吐量分别突破1000万、1200万大关

跻身国内大型空港和繁忙机场行列

总投资200亿元的机场三期扩建项目签约

项目前期加快推进

温州机场供图

海港即将跨上“百万标箱”台阶

温州港融入全省海港一体化发展

乐清湾港区获批开放,乐清湾铁路建成通车

目前全港有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

集装箱内贸线15条、外贸线6条

到宁波舟山港的内支线加密至每周8-12班

今年到11月

集装箱吞吐量逆势增长24.8%

年内将突破100万标箱

 

2

全力优化交通运输服务

农村交通明显改善

2018年启动开展高水平建设

“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来

建设改造农村公路9200多公里

创建美丽经济交通走廊4000多公里

超额完成省下达计划任务

全面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

基本实现了“出门水泥路、抬脚公交车”

公交品质明显提升

市区已建成

快速公交BRT 8条主线、13条支线

运营里程达400多公里

实现了从“单一线路”到“成环成网”的跨越

基本覆盖市辖区人流密集区域

围绕市民个性化、差异化的出行服务需求

积极发展医疗、旅游、假日等定制公交专线

 

快速公交BRT  施超 摄

交通拥堵明显缓解

5年来共新建城市联网路(打通断头路)99条

新增公共停车位5万个

整治交通堵点69个

新增新能源公交车2560辆

交通出行满意度第三方测评

从2016年的81.6%提升到2019年的89.5%

实现了四连升

2019年在省治堵考核中

位列杭甬温组第一名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有力推进温州水利事业快速发展 

江心屿轮渡  苏巧将 摄

1

加快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通过实施防洪、排涝、挡潮工程

初步构建了“水库拦洪、隧洞分洪、低地滞洪

河道排涝、堤闸挡潮”的防洪排涝体系

形成跨区域、全流域的系统治理格局

全面提升瓯江、飞云江、鳌江流域防洪能力和

主要平原排涝能力

坚持规划先行

编制飞云江、鳌江流域综合规划

温瑞平原防洪排涝规划

温州市海塘安澜建设规划等

认真谋划了一批

事关温州发展大局的重大水利工程

其中23个项目列入

全省“百项千亿”防洪排涝计划

总投资约430亿

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居全省前列

今年谋划了

总投资约400亿元的海塘安澜工程

努力打造沿海生命线、风景线、幸福线

七都环岛海塘 市水利局供图

强化协调推进

细化工作目标,制定任务清单

将“百项千亿”重点工程作为

“三服务”活动的重要内容

成立了12个服务指导组

深入工程一线,点对点指导

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

全力破解要素制约

累计争取到

省级和国家各类专项资金补助70亿元

建设成效显著

以“百项千亿”防洪排涝工程为重点

融合城市开发、产业发展、交通建设、文化旅游

新建加固三大江干流及支流堤防、海塘

共计210公里

将瓯江市区段、飞云江县城段、鳌江河口段

打造成集安全屏障、生态廊道

交通走廊、文化长廊于一体的景观产业带

实现“建成一项工程,带动一片开发”

温瑞平原、乐柳虹平原、江西垟和江南垟平原

重点排涝工程稳步推进

32座水库加固改造提升

197座山塘除险加固全面完成

三大江流域防洪挡潮能力

平原排涝能力显著提升

南湖分洪工程年内隧洞贯通

明年汛期前可发挥防洪作用

水头水患问题治理取得历史性突破

瓯江沿线  杨冰杰 摄

2

扎实推进饮用水工程建设

珊溪水源保护持续加力

珊溪水源保护治理成果逐步显现

库周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群众水源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库区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以上

珊溪水利枢纽管理中心

被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水利部

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水资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大力实施水资源保障重点工程

逐步构建了北以楠溪江供水工程

南以珊溪-赵山渡水利枢纽为核心的

供水保障体系

建成了瓯江翻水站维修加固工程

苍南云遮水库工程

加快建设瓯江引水

泰顺樟嫩梓水库及供水等工程

瓯江引水工程建成后

温州市区将形成珊溪水库、泽雅水库和

瓯江引水工程互为备用的多水源供水格局

水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农村饮水保障能力全面加强

大力实施城镇(联村)管网延伸工程

构建起大县网为主、乡镇局域网为辅

单村水厂为补的县域三级供水格局

累计新增达标提标

受益人口174.8万人

全市城乡规模化供水比例

提高到80%以上

每个县(市、区)建立“智慧统管”中心

逐步实现对农村饮用水工程的

远程监测、智能预警、实时感知、专业服务

 

泽雅水库  朱盛 摄

3

加速推进美丽河湖创建

高标准打造了鹿城汇昌河、瓯海戍浦江

乐清中运河、苍南横阳支江等

一批独具温州韵味的美丽河湖

全市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持续提升

成功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河湖面貌逐步改善

高标准建成59条市级美丽河湖

总长度370公里

其中创成26条省级美丽河湖

河湖监管不断加强

深化河(湖)长制

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及“无违建河道”创建

江心屿北汊治理工程开工建设

全力解决淤积问题

瓯江干流温州段全面禁止采砂

采砂船全部拆解处置到位

解决了多年来历史遗留问题

水乡特色持续呈现

大力加强河湖配套设施建设

新增了一批滨水公园、滨水慢行道和亲水设施

河湖水文化得到进一步彰显

提升“获得电力”水平

激活温州经济生活“幸福能量” 

 

2020年

温州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448亿千瓦时

是1978年的125倍

温州已有500千伏变电站6座

220千伏变电站41座

110千伏变电站183座

总容量达到4883万千伏安

是1978年的562倍

目前,年户均停电时长已经缩短至2.76小时

近阶段,鹿城、乐清、永嘉等地核心区

已经取消计划停电

实现“水电气网”一件事联办

2018年,温州供电公司借助大数据,推出“一证通办”服务 温州电力局供图

温州电力的发展是全省电力发展的缩影

上世纪70年代

温州多地还是由小水电供电

1988年,温州各县实现联网供电

1996年,在永嘉王山村

浙江省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

2006年,在洞头大瞿岛

浙江省实现“户户通电”

“十四五”期间

温州电力局将在“十三五”期间

投资130亿元的基础上

投入150亿元进行电网建设。

今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

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

温州电力局正积极探索能源互联网的温州模式

构建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靠、泛在互联

高效互动、智能开放等特征的智慧能源系统

利用电力大数据

推出“企业复工电力指数”等大数据产品

与政府共同建设能源数据中心和

“城市大脑”的能源数据模块

在温州瓯江口落地

国家电网20亿“新基建”项目

目前已在全市2899个用户及

39个小微园推广安装智慧用能系统

温州电力局供图

1

从柴油电到绿色电绘就温州绿水青山的最美风景

打造绿色能源之网

从2015年起

实施“电能替代”专项行动

以电代油、以电代煤

在27个景区实施“全电”改造

2019年底

敷设海底电缆将清洁电送到了南麂岛

打造“全电岛屿”

 

敷设海底电缆将清洁电送到了南麂岛 苏巧将 摄

截至2020年11月

已累计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项目6000余个

替代电量42亿千瓦时

减排二氧化碳172万吨

二氧化硫等其他污染物130万吨

在港口推广建设岸电系统

建设城区和高速充电站104座

建成高速公路快充网络

促成温州建成智慧车联网平台

2016年冬,温州公司运用无人机辅助开展冰雪天气输电线路特殊巡视 温州电力局供图

2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对焦到供电服务的最根本

全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打造电力营商环境最优市

全国首创小微园模块化供电模式

实现小微企业“一户一表”

减轻转供电费压力

提供营商专员一站式服务

连续5年

9次降低工商业电价

降低企业用电成本近38亿元

疫情期间

严格落实各项惠企政策

减少46.03万户企业8.8亿元电费支出

黄周虎 摄

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合作

通过人员进驻、业务进驻的形式

促成407个市县乡镇街道社区的政务服务中心

均可办理用电业务

3000余台瓯e办也可办理用电业务

在洞头岛开通“海上营业厅”

在泰顺偏远山区提供“背包客”上门服务

从2020年起

原404平方公里鹿城瓯海自供区、10.5万用户

用上了高质量的国网电

温州电力局供图

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服务

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作用不断彰显 

1

电信业务保持较快发展态势

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电信业务总量高速增长

电信收入增速保持平稳

“十三五”期间

截至目前

全市电信业务总量累计达到3447亿元

年均增长40%

电信业务收入568亿元,年均增长3%左右

用户规模持续优化

全市122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中

4G用户数达到935万户

5G用户数达到138万户

居全省第二位

宽带用户加速升级

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431万户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仅“十三五”期间

全市信息通信行业完成投资123亿元

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和承载能力稳步提升

2020年初

率全国之先与五大运营商省公司签订5G战略合作

未来三年将投资132亿元

推进涵盖5G网络、数据中心

智慧城市、5G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等

一批项目落地

长三角电气工程师创新中心 乐清供图

2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

完善4G网络

推广“宏站+微站+室分”的建站模式

实施4G基站“补盲增密”计划

累计建成4G基站4.1万个

行政村(社区)4G整体覆盖率达到100%

加快5G布局

出台实施意见和专项规划

加大力度推进5G基站建设

已建成5G基站7551个

实现主城区、县城区及工业强镇5G信号覆盖

龙港市成为全省首批5G信号全覆盖的县域城市

 

龙港之夜  常峰 摄

深化光网城市建设

优化城域网网络结构

对接上海互联网核心节点

持续优化互联网骨干网的架构

提高骨干网络的出口带宽和质量

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13T

实施宽带网络超百兆改造计划

加大光纤到户改造力度

推广百兆到户、千兆到户

光纤到户用户达到330万户

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38万公里

光纤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

城市无线WiFi热点22300个

赵用 摄

3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布局

打造全省云计算副中心

围绕全省“一核三副”的云计算中心布局

打造全省云计算副中心

目前全市已建成

移动杨府山云计算中心、电信滨海云计算中心等

13个云计算中心

机架总数达到5000个

浙南云谷磐石数据中心、移动浙南云计算中心

年底前将投产

投产后机架总数将超10000个

 

浙江云谷-磐石云数据中心 乐清供图

完善物联网网络

聚焦物联网、云服务、智慧生活等重点领域

实现按业务需求完成重点区域深度覆盖

物联网用户突破1683万户

NB窄带物联网用户达到383万户

IPv6网络改造基本完成

制订《温州市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实施方案》

构建基于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体系

推进骨干网、宽带接入网、移动接入网的

IPv6改造和互联互通

推进电子政务系统、智慧城市应用系统

商业网站和工业互联网络等

系统向IPv6平滑过渡和演进升级

实现信息基础网络对IPv6协议的全面兼容

IPv6活跃用户已突破1000万户

正泰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园

4

网络提速降费增强百姓获得感

显著提升网络速率

全市100M及以上宽带接入用户

占比达到87.85%

大幅下降网络资费

相继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

移动流量漫游费,固定宽带和移动流量

资费均大幅下降

2019年户均移动互联网流量10.18G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

2020年移动流量资费水平为4.4元/G

同比降幅12%

赵用 摄

发布会现场发布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解答

问题一

这几年,温州的一些农村公路变宽变美了,沿线的经济也被进一步带动起来,请您再为我们具体介绍下温州农村公路建设的有关情况?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项伟胜:

温州农村公路在全市公路中的比重达到九成,可以说,农村公路是全市公路网的“血脉”,其通畅与否,关系百姓出行、关系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农村公路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03年到2010年实施的乡村康庄工程,基本解决了农村通硬化路的问题。二是2011年到2017年建设美丽公路,并在2017年实现了建制村客车“村村通”。三是2018年起实施的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

三年来,我市每年把高水平“四好农村路”建设都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累计投入175亿元,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9200多公里,投资与里程均位居全省前列,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县4个、示范乡镇40个,有效带动全市农村交通的整体提升,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和美丽温州建设。主要可以用“畅、美、惠”三个字概括:

第一个字“畅”,就是抓建设改造,畅通农村路网。聚集市、县际区域内的重点农村公路网,打通断头路、改造肠梗路、提升低等级和等外路,提高农村路网通行能力。三年来新建通乡、通景、通自然村公路1500多公里,提升低等级公路2400多公里,实施路面维修2100多公里,全面消除了等外路,实现乡镇和3A级景区以上三级公路通达率达91%,自然村等级公路通达率90%,具备条件的200人以上自然村均通等级公路。

第二个字“美”,就是抓绿化美化,提升公路品质。出台《温州市生态美丽公路设计指南》,开展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创建,通过种植绿化小品、路面“白改黑”、彩化路面等点亮“路引子”,为构建“一村一天地、一线一风光、一县一品牌”的大花园提供支撑。如67公里的梅马线、蒲梅线等美丽公路串联浙南红都平阳和浙南万亩粮仓瑞安,在沿线4个核心区块布局青年创业园、非遗文化基地等12个市县共建项目。三年来,全市共建成普通公路服务站158个,创成美丽经济交通走廊4000多公里。

第三个字“惠”,就是抓运输服务,惠及乡村群众。开展“公交进乡村、票价惠农民”行动,对全市城乡农村客运车辆实施公交化改造,共建设港湾式停靠站2380个,改造客运线路466条,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5A级比例达100%。同时,建成村级物流服务点3300多个,基本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打通了农村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并鼓励大中型快递物流企业向农村设置配送网点,支持快递下乡、进村,延伸农村物流服务链条。

下步,我们将紧扣网络畅、品质高、路域美、服务优目标,继续强化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使“四好农村路”在服务乡村振兴及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问题二

美丽河湖建设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温州打造出的一条条美丽河湖,不仅改善了城市面貌,也成为了群众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我想请问下一步温州美丽河湖创建工作有何打算?

市水利局局长 狄鸿鹄:

美丽河湖建设,市民朋友很关心,也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

第一,整体谋划,高质量建好美丽河湖。按照“全域推进,重点建设,多出精品”的要求,将地域元素、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与河湖治理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一城一江一风光、一镇一河一风情、一村一溪一风景”的温州特色美丽河湖体系。

第二,因地制宜,打造彰显浙南韵味的美丽河湖。根据温州山水城市、滨海城市的地形地貌特点,因地制宜打造城镇型、山区型、滨海型美丽河湖。一是通过打卡口,疏浚清淤,水系连通,河道整治,美丽河湖创建与城市开发建设同步实施,做优城市水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二是结合乡村振兴,保留河道自然形态,保护河岸滩林、湿地,挖掘河湖文化,发展乐水产业带,建设一批具有浙南水乡韵味的乡村美丽河湖。三是结合海塘安澜、生态海岸带建设,拓宽骨干河道,保护沿海沿江生态湿地,融安全、生态、景观于一体,建设滨海特色的美丽河湖。 

第三,迭代升级,构筑温州幸福河网。以瓯江、飞云江、鳌江和楠溪江、平原主塘河等主干水系为主轴,加快构建多层级、全覆盖的河湖畅通网络,实现慢行系统、绿道系统全程通达,城乡普及15分钟亲水圈,建设防洪安全、生态优良、景观靓丽、传承文化的美丽河湖,促进河湖功能多元发展,充分发挥河湖综合效益,努力实现美丽河湖迭代升级,全面构筑起温州幸福河网。

问题三

“十三五”期间,温州的基础设施投资都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变化?

市统计局局长 瞿自杰:

全面小康,民生为先。在“十三五”期间,温州聚焦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城市面貌和城市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那么如果从老百姓直观感受看温州城市发展的变化,可以用四句话简单概括说明:

第一句话,拓空间,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温州这几年城市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大拆大整”到“大建大美”再到“精建精美”。这三个阶段,可以用一组数据来验证温州城市建设的蝶变。温州市用两年半的时间在中心城区拆除了108个城中村,为城市发展腾出了3.6万亩土地空间,让9.6万户家庭、40多万老百姓圆了安居梦。同时投入1200多亿元加快补齐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短板,用了1500多亿元来精心打造了瓯江两岸、塘河两岸、中央绿轴、三垟湿地、五马历史文化街区五大城市金名片,让老百姓走出家门就能看到最美丽的风景。

第二句话,强交通,百姓出行愈发便利。温州加快构建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交通圈,形成了高铁、高速、海港、空港和轨道交通的现代化城市的综合交通网络新格局,市民的出行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十三五”期间,我市交通投资总量超2000亿元,年均实现2位数的增长,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4个百分点,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4.8%,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

第三句话,优环境,城乡生态明显改善。近年来,温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守护温州的绿水、青山、蓝天,相继拿到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等金名片,在“十三五”经济高速发展期间,我们不但没有破坏温州的生态环境、反而是生态环境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与温州经济同步提升和发展,所以,温州的蓝天多了、老百姓的刷屏多了,温州黑臭河少了,温州的绿水青山越来越以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第四句话,惠民生,公共服务更趋完善。近年来,温州持续加大公共服务投入,绘就百姓“幸福底色”。近五年新改扩建中小学459所,等级幼儿园覆盖面从72%提高到99%;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在全国首创建成了公益百姓健身房、24小时城市书房和全年无休文化驿站;大力度建设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居民的就医水平大大提高,温州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接近或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十三五”期间,涉及教育、文化、卫生等民生领域的公共服务投资年均增长12.8%,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2个百分点;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5%,较2015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投资的持续增长,带来的是民生幸福的保障,我市人民群众对基础设施建设变化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外界对温州的变化也给予充分肯定,温州连续两年均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下步,我们将继续强化基础设施投资的统计监测工作,促进城市品质提升,民生福祉改善,吸引人才和创新要素的集聚。

问题四

现阶段,各地都在抓紧布局5G网络,抢抓机遇,目前温州在5G发展上都有哪些具体工作,进展如何?

市经信局副局长 许道火:

温州在2019年6月就列入全国首批40个5G试点城市。全市各地也都积极抓住首批试点的机遇,加快5G网络的布局规划和建设。一年多来,通过深入实施5G“百千万”行动计划,推进百项场景应用、千亿产业培育、万个基站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5G用户数量突破138万户,居全省第二;建成5G基站7551个,居全省第三,龙港市成为全省首批实现5G信号全覆盖的县域城市。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做了些努力:

一是加大投资力度,全域布局基站建设。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布局建设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通知》《5G+创新发展实施方案》《5G应用规划纲要》和《5G移动通信基站布局专项规划》,加快基站建设进度。率全省之先与五大通信企业开展5G战略合作,签订累计132亿元的“新基建”投资项目,目前已启动云计算中心、物联网平台、5G应用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达45亿元。

二是创新审批机制,统筹破解建设难题。落实5G网络规划“多规合一”,将5G网络建设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动5G基站纳入土地出让条件。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温州市推进5G基站建设审批“一件事”实施方案》,建立基站建设豁免机制,开辟5G基站建设“绿色通道”,将审批事项从17项压减至7项,审批环节从6个压减至1个,审批时限从最少1个月压缩至最多3个工作日。

三是加速场景应用,解锁智慧城市体验。积极探索5G在智能制造、农业、医疗、教育、警务、娱乐、旅游等领域的场景应用,谋划120项应用场景,现已推进40项场景打造。如5G+智能制造方面,正泰集团、鼎业机械等打造5G+工业互联网应用项目;5G+医疗方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建成了全国首家5G远程眼科门诊;5G+数字娱教方面,温州移动助力广电集团,建成了5G未来城全景温州数字孪生城市应用平台。

四是夯实产业基础,构建融合发展生态。引进北斗产业创新中心、大唐5G长三角创新中心、大唐智芯等核心项目,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5G产业在温州快速集聚,未来三年实现300亿元产值。支持意华接插件等配套企业发展壮大,协同推进智能装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持续完善5G的新产业生态体系。组建5G产业联盟,引导企业聚焦5G产业重大共性问题,共同投入资源,开展集中攻坚,充分释放“5G+”巨大潜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问题五

温州电力提出要打造“不怕台风的电网”,能再具体介绍一下吗?

温州电力局副局长 王谊:

温州地处浙南闽北,属于台风多发地区。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给温州带来影响的台风一共有93个,平均一年2-3个,给人民生产生活和电网带来巨大的损失。如何在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减少停电或者不停电,是温州电力局一直以来的一项重要课题。

当前社会进入高质量的发展阶段,电网的发展同样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打造“不怕台风的电网”并不是说任何灾害情况下都不停电,那样会过度投资,不经济。更多侧重的是根据温州历年防台抗台实际,差异化提升电网发展、建设、运维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运用新技术、新理念,通过优化电网网架、开展用户与电网互动、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互联等,提升电网高承载、高自愈等特性,最终实现电网用户少停电、不停电。

因此,我们将在省内率先打造“不怕台风的电网”,建设目标是:

  • 13级及以下台风,电网不发生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全停,不发生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倒塔,用户24小时恢复供电;

  • 14级至15级强台风,用户48小时恢复供电;

  • 16级及以上超强台风,力争72小时恢复用户供电。

建成后,遇到台风,电网的核心部分一定要“屹立不倒”,恢复供电的时间一定要大大缩短。

根据这一目标,预计到2023年,初步实现“不怕台风的电网”建设目标;2025年,基本实现“不怕台风的电网”建设目标。通过未来五年的建设,电网将有质的提升,不仅更加坚强,还将有机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信息化等技术,变得更加智能,电网日常运行态势均可实时感知、智能研判,实现电网故障快速恢复供电。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持续推动“不怕台风的电网”建设,让停电越来越少,让广大市民有更好的用电体验。

 

关注生态文明

馈赠名家字画


 

来源:温州发布 责任编辑:赵集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 关 链 接
相 关 评 论     >>全部评论
  发 表 评 论
用户名: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热点招商
日本脱糖电饭煲
富氢电解水元素杯
医用级别不锈钢筷
 
商务资讯
休闲生活
 温州商会会员团购中心
     
  COPYRIGHT © 2000-2013 中国温州商会网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  
国内客服电话:400-822-8182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8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