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 账户: 密码: >>视频商会 自助建站区
温州模式  |  温州商帮  |  政府招商  |  诚信联盟  |  供求大全  |  法律维权  |  财经纵横  |  管理之道  |  礼仪社交
温州商会  |  温州品牌  |  走进温州  |  商户家园  |  库存特价  |  商经新闻  |  招标采购  |  创业天地  |  衣食住行
当前位置:首页 > 4温州模式 > 天下温州人 > 正文
王振滔的信誉保卫战
http://www.88088.com   中国温州商会网
浏览方式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关键词:信誉 王振滔 温州 我们 一个 大利 员工 集团 主持人 品牌)
  

  本期人物:王振滔,今年40岁,温州奥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出身清贫的他曾做过3年木匠,跑过5年推销。1988年以3万元起家,创办了奥康集团的前身——永嘉奥林鞋厂。经过17年的艰苦创业,他把一个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超过18亿元的中国民营百强企业。

  组合拳招数,应对内外夹击

  温州奥康集团是国内制鞋业最大的企业之一。中国的浙江温州、福建晋江、广东东莞都以制鞋闻名,但只有温州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牌为“中国鞋都”。

  然而,国内2万多家制鞋企业群雄逐鹿,竞争异常激烈,国际市场上,温州鞋的出口又频频遭难:2004年9月,西班牙东部小城埃尔切发生焚烧温州鞋事件,造成约80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2005年3月,俄罗斯莫斯科市税务警察以清关手续不合法为名查扣了价值8000多万元人民币的温州鞋。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市场壁垒重重,温州奥康集团如何应对内外夹击?

  王振滔打出突破市场壁垒的“组合拳”:第一,练好内功,提高自身工艺和管理能力;第二,以国际化思维,用国际化人才,让企业品牌走出去;第三,投入资金,塑造品牌。

  很长一段时间,温州鞋“踏遍”各地,但给人的印象是温州鞋款式新颖,质量却靠不住。为了改变形象,奥康集团走了10年到15年的漫长之路。近年来,温州鞋除了款式时尚,质量也完全达到了国内外标准。在此过程中,奥康通过合作,引进意大利的技术、资金、管理,乃至设计理念,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王振滔强调,奥康的口号,不是做大做强,而是做强做精。奥康集团推出几个牌子,定位都在中端以上。

  按照前两年中国皮革协会的统计,中国三年不做鞋,照样有鞋穿。这样的情况下,奥康却在加大鞋业方面的投资,在重庆建立2600亩的中国西部鞋都,此举令人费解。王振滔解释,温州在十年之内制鞋成本会水涨船高。奥康要想保持势头,必须转移到西部,建一个劳动力成本非常低的生产基地。而这样大规模的生产基地,五年以后再建已经来不及了。

  渐进式步伐,跨入外国门槛

  世界鞋业的制造中心上世纪60年代在意大利,70年代向日本、韩国转移,80年代栖身中国台湾,90年代后登陆中国大陆。产业转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追逐成本优势的过程,但这种转移也说明成本优势不是长远之计。中国鞋业要走向世界,还得靠真本事。

  如果在国外有自己的销售网络,利润较高,因为品牌附加值比较高。但如果在国外没有网络直接销售,而是为其他品牌做OEM,那么利润就很低,因为大多数的利润都让品牌商剥走了。王振滔说,中国现在90%以上的制鞋企业都是为别人加工,还没有真正在国际上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强大的销售网络。而在无品牌到有品牌,无网络到有网络之间,需要一段时间。奥康从1998年开始一直努力进入国际市场,把网络做起来。王振滔想到了一条捷径———兼并。如果能用自己的品牌在国外开店,成本的优势就很大。他相信,中国牌子走出去,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王振滔采用渐进式出招,进入当地市场。首先了解人们喜欢什么,接着通过兼并的品牌在门店里进行改变,然后把产品品牌慢慢地换成自己的。他相信,只要款式跟潮流相符,换成中国牌子也能被接受,但是需要一个过程。从过去来样加工,回去挂牌销售,到现在奥康建立了亚洲销售中心,自己设计,国外认可就生产、出口,这是一个大的变化。渐进式套路中,奥康渐渐掌握了核心技术,掌握了市场流行,也掌握了主动权。

  王振滔的渐进式步伐暗藏玄机,厚积薄发。奥康与意大利GEOX公司合作,为其加工。在代加工阶段,主要不是赚加工费,而是通过加工了解它的市场,了解当地流行什么,因为一般来说意大利的流行世上比中国提前半年到一年。另外,通过加工会发现每一个国家所订的款式都有哪些不同,这样就避免奥康走出去后走太多弯路。

  多元化经营,险招还是奇招

  2001年以来,奥康集团的销售额每年递增30%左右,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王振滔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他觉得必须开拓新的行业来赢利,以减轻未来制鞋业的经营风险。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了生物制药和房地产进行多元化投资。

  去年,国家药检部门向民资开放,王振滔就开始在成都创办这家企业。目前已经进入良性循环。八个产品,有两个是国内领先的。另外一个行业就是房产。别人做住宅房产,王振滔做商业房产,打造步行街、商场。王振滔举了个例子,如果建一条步行街,300个门面。奥康自己有这么多的品牌,可以全放在这条街最好的位置,建立一个鞋业街的品牌。有利于奥康牌子的发展,也有利于这个房产赚钱。

  王振滔的角色转型还不限于以上这些,2004年6月,包括王振滔在内的9个温州民营企业家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无地域限制的、正式以“财团”命名的股份公司——中瑞财团。其目标是打造一个集金融、实业和贸易“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但是中瑞财团成立后,就像是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一般。对此,王振滔的说法是,中瑞是高调出来,低调做事。他希望中瑞可以把这个9家企业组建起来,在国家法律法规合法的情况下,进入一些垄断产业。王振滔认为,奥康单独做大的项目,风险大,能力也跟不上。通过9家合作,一方面解决资金实力问题,另一方面决策也不会失误,因为9个决策者共同同意的项目出错应该较少。此外,9家联合,可以实现股权跟经营权彻底分离,把企业做强做大。

    13年前,王振滔白手起家开创奥康鞋业,他一直想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改变世人心中温州鞋即是伪劣鞋的恶名。三年后,他成功了。

  在中国,奥康鞋做到了行业老三的地位,每120个中国人就有一个穿着奥康鞋。但三年前的美国之行,让一直自我感觉良好的王振滔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1998年8月,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国际皮鞋展共有9000个展位,转一圈需要3天时间。其中中国鞋只有少得可怜的几个展位。而与中国相邻的是有上1000个展位的意大利鞋展厅。王振滔被震撼了:这才是真正的世界名品。尤其是那一双双女鞋,设计奇特,巧夺天工,风情万种,令人叹为观止。

  奥康集团一直只生产男鞋,质量具有相当实力,但设计却很受限制。“谁赢得了女鞋,谁就能赢得皮鞋业大半个世界。”王振滔明白了这么一个道理,“男鞋就像美声唱法,完全靠功底打造;女鞋就像通俗唱法,真正的好流行歌手,除了功底要好外,追逐潮流,做个弄潮儿就能成功。”奥康皮鞋要真正成为世界名品,就应该以女鞋为突破口。

  以“敌”为师,王振滔为自己找到了合适的师傅:意大利,世界皮鞋业的顶峰。

  回国后,王振滔便不断地在中、意间飞来飞去。“去意大利就像去一趟广州。”王振滔不懂英语,更不懂意大利语,却与意大利鞋业协会协会的“同志们”混了个“面儿熟”。协会秘书长是位女士,王振滔说,他要向意大利学习,争取做世界鞋王。秘书长问王振滔的鞋厂有多大,王振滔告诉她,他的鞋厂一年生产皮鞋600万双,这一产量将秘书长惊呆了:在意大利,几个大鞋厂加起来的产量也没有这么大!

  秘书长似乎并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危险的“敌人”,是她向王振滔打开了意大利鞋业之门,帮助王振滔与多家著名鞋样设计中心、品牌鞋厂及皮鞋设备、原料工厂建立了联系。

  半年多的来来往往,王振滔认为这是在给自己“洗脑子”,使他逐步掌握了意大利制鞋的全新理念。一个计划也逐渐形成:“依葫芦画瓢”,建立全盘意大利化的女鞋生产流水线,一步跨出国界。奥康集团开始了一连串的大动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奥康的第一步就是引进以生产女鞋为主的生产线。

  1999年7月,奥康集团在杭州公开招标,世界各地厂商前来投标,最终,世界著名的意大利茉丽娜公司中标。奥康集团以5000万元引进6条流水线。这在国内是首例。

  “要做弄潮儿,先做风信子”,在意大利,王振滔懂得了一个道理,皮鞋与时装一样,只有做弄潮儿,才有可能在鞋业“嘣哒”起来;而要做弄潮儿,掌握鞋业流行信息、追踪时尚相当重要。2000年4月,奥康集团在意大利维罗纳设立鞋样设计、信息中心。维罗纳是意大利繁华的旅游城市,世界上各种皮鞋流行趋势展览多在这个城市举办,是时尚、潮流先锋所在,在这儿,可以最快、最真实地掌握世界皮鞋新潮。中心成立后,收集的大量有关皮鞋新潮款式、鞋样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等源源不断地反馈到温州奥康集团。

  下一步,王振滔一不作二不休——直接借“脑子”!设计、信息中心与意大利第二大鞋样设计中心——维罗纳鞋样设计中心签下协议,聘请该中心三位著名鞋样设计师专门为奥康鞋设计鞋样。今年年初,奥康集团又以百余万元的年薪从意大利聘来著名设计师马里欧来到温州。马里欧一到温州,日夜兼程地工作,使奥康女鞋在4月份第一次亮相中国鞋都皮鞋展览就艳惊四座。

  奥康借的另一个“脑子”是聘请到温州的意大利工艺师杰塞彼。近乎苛刻的杰塞彼对奥康生产工艺以及生产管理等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措施,使奥康集团的生产工艺有了迅速改善。

  蓄势待发,奥康女鞋一炮打响,今年上半年产量产量已超过100万双。今年以来,奥康平均每天开发出3到5个新款鞋。“等到女鞋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男鞋也就跟着有了出头之日。”王振滔设想。

  最近,奥康正筹划在意大利开办一间“不太大”的奥康鞋厂,所有人员、设备、原料都来自意大利,也全部在国外市场销售。“它将比国内奥康鞋走得更远,但它离世界新潮皮鞋更近,它是我们的弄潮儿、排头兵。”

  走到这一步,王振滔的“意大利攻略”的计划真正露出端倪:进军国际市场。

  中国加入WTO已在眼前。加入WTO后,长久以来限制中国鞋进入国际市场的壁垒将被打破,“中国鞋业的春天就来到了。

  为了这一天,奥康集团先后在荷兰、德国、美国、日本等国设立办事处,寻找代理商,筹建专卖店,逐步形成国际化的奥康销售网络。在意大利的罗马,王振滔在国外的第一间奥康专卖店正在筹划中,这将是奥康品牌登上世界舞台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们所有的这些工作都在为加入WTO这一天做准备。我们蓄势待发。”王振滔胸有成竹。
主持人:十七年前,王振滔刚二十三岁,他趴在小作坊里面做皮鞋,小榔头一锤一锤地往下敲,结果敲出了国内最大的民营制鞋企业——奥康集团,敲出了一个亿万富翁。也许大家就奇怪了,敲鞋的多了,怎么别人没成亿万富翁呢?其实不成功的人都是一样的,成功的人却各有各人的道。王振滔的道在哪呢?咱们先看下面这个故事。

  解说:这一天,奥康集团瓯北工业园的工人们跟往常一样在车间里做鞋,忽然他们接到通知,上头要求他们停下手中的活到楼下去。于是1700多名工人一拨一拨地下了楼,楼下的空地上已经摆了二十多张桌子,桌子上面是2000多双鞋子,鞋子是前不久工人们加班赶出来的高级外贸鞋,鞋子旁边放了50多把剪刀。这时员工惊奇地发现,平时不常露面的老总王振滔竟然就在跟前。

  主持人:王振滔对着工人发布了一道命令:拿起剪刀,每双鞋剪五刀。这话一出来立刻就在工人中间炸开了锅。大家都在嘀咕,这么好的鞋剪了多可惜,不要也可以给我们穿啊。尤其是质检员唐晓春,心里更难受,这批鞋就是在他手中检验通过的,现在又要让他剪掉,这就等于让他煽自己一个耳光。

  同期

  唐晓春:大家员工心理好像很沉默,站在那里傻傻的,剪鞋的态度极其恶劣,有些员工就是自言自语的说啊,我们自己做的鞋子,辛辛苦苦做下来又剪掉,感到非常的痛苦。

  主持人:唐晓春知道,经他检验合格的鞋子在国际市场上至少可以卖到一千元,就是在国内做促销,也能卖个三五百。而且工人们也愿意按成本价把鞋买下来。可是王振滔不答应,他就站在前面,亲自盯着工人们剪。可是工人们哪舍得,剪完一刀就扔下剪刀走了。可王振滔让他捡起来,重新剪满五刀。质量管理中心的总监郭勇当时就站在王振涛的身边。

  郭勇:王总说,就是哪怕你在剪鞋也要认真,所以必须要剪五刀。

  主持人:一双双鞋就这么“唰唰”地剪掉了,剪下了的鞋子装起来有整整七十箱。工人们默默地看着剪掉的鞋,有的在偷偷地抹眼泪。

  同期:

  唐晓春:鞋子是我们自己创下去的,现在我们一剪刀把它剪掉,我们当场沉默寡言,一句话不能说出来。

  主持人:2000多双鞋,200多万的鞋就在两小时之间剪了。剪的哪是鞋,简直就是人民币。您要问了,是不是有什么大的质量问题?其实不是,就是鞋里面的绒布处理不够规范,外商也没说不要,就是想把这批鞋打成次品。可王振滔不干,他怕背上了生产次品的恶名,给外商留下不讲诚信的印象。他把剪鞋当成一场信誉的保卫战。

  您不知道,王振滔吃过亏。当初就是在信誉上,王振滔栽了个大跟头,差点就翻不过身来。

  解说:十八年前杭州武林门一把火烧掉了5000多双假冒伪劣的温州鞋,一时间,温州鞋几乎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全国的大小商场纷纷驱逐温州鞋。正在湖北鄂州商场租柜台卖鞋的王振滔被撵出了商场,价值20万的皮鞋全部被没收。

  同期

  王振滔:本来我们的资金就很少的,规模也很小的,特别属于我们这些农民,也就是我所有的财产都在这里,全部没收了就意味着倾家荡产都没有了。

  主持人:在八十年代,20万就是王振滔的全部家产,一没收立刻就倾家荡产了。王振滔没怪别人,可他发现了不讲信誉的恶果。但是他相信自己的皮鞋是保质保量的,不是什么假冒伪劣产品,工商局说没收就没收了,他特别不服气,他要向工商局讨个说法。

  解说:事也凑巧,王振滔抓住了一个事实不放,就是他的皮鞋被没收后,有关部门竟然在长江边上租了一条船,以5元一双的低价进行处理。销售现场异常火爆,武汉市民排着长队前来购买。

  主持人:王振滔觉得占着理了,鞋子既然能卖,就说明是有一定质量的。于是他就请了律师准备状告工商局,要求赔偿。

  同期

  王振滔:所以当时我请律师,律师把这个情况跟我说,他说既然这个鞋子能卖5块钱一双,首先第一不是假冒的,第二还有利用价值。

  主持人:王振滔在一心一意地准备打官司,朋友却泼了一盆冷水。小老板告政府,结果是铁板定钉的事。而且这么多人的鞋被没收了,你一个人出什么风头。可王振滔咽不下这口气。王振滔是谁呀,他十五岁就已经出来闯荡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再说了,丢了信誉,以后想翻身都难啊。打,官司照打,没钱,借钱也得打。

  解说:半年后,王振滔不仅赢了官司,赢得了自己的信誉,而且得了2000元赔偿。

  同期

  王振滔:换句话说后来承认他们做错了,赔你两千块钱,但我们要的不是两千块钱,我们要的是一个信誉问题。

  解说:赢了官司的王振滔日子并没有好起来,由于温州鞋名声不好,他在市场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王振滔心想,官司能打赢,可信誉上哪儿去找回,总不能拉着每个顾客手说自己打赢官司吧。还得改善整个环境才行,于是王振滔决定替温州鞋和温州人找回信誉。1988年王振滔回到了家乡,用身上仅有的3万元钱创办了永嘉奥林鞋厂。一台制鞋机,三个合伙人,几位制鞋匠,王振滔开始了最初的创业。

  主持人:

  一个月后,第一批鞋子生产出来了,倔强的王振滔给每双鞋子都粘上了“温州制造”的牌子。合伙人说了,你傻啊,现在只要一提温州鞋人人喊打,这时候挂温州的牌子立刻就完蛋,逞英雄也不挑个时候。可王振滔说了,大家都不出来我才要出来,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

  解说:年轻气盛的王振滔带着自己的鞋子重新回到武汉的商场。他判断当假冒伪劣的温州鞋在全国被清退以后,市场供应上就存在很大一个缺口。王振滔此时搭上了一趟顺风车。温州市政府也认识到信誉的重要性,开始着力打造品牌工程。奥康沾了温州市政府的光,取得了巨大收益。1998年奥康皮鞋第一次被评为真皮鞋王。但是奥康出名以后,假冒产品也出来了。

  同期

  王振滔:我们在全国的各地,后来一搜索一了解,将近有30多个地方,如果有30多个摊位准备卖你奥康鞋,那就不得了,等于你辛辛苦苦经过10来年把品牌创下来以后,一下子,又来了个仿冒,也就是真的变假的,假的变真的。1-00.27.50

  主持人:

  以前王振滔是一门心思做品牌,他觉得难。现在品牌起来以后,如何维护又让他伤透脑筋。由于利益的驱逐,打假就更难了。不光跟造假人斗,跟卖假人斗,跟地痞流氓斗,还得跟地方保护主义斗。有些人觉得自己挺有理的,振振有辞。有一次王振滔去打假,就碰上一位镇长这么跟他说。

  同期

  王振滔:先富起来的地方带动后富起来的地方,我们这里是欠发达地区我们也没有做什么,我们就是借你商标用一下,你搞的这么认真干什么,是出自一个镇长之口,这个非常可笑。

  主持人:

  造假的手段多变,神出鬼没,王振滔不管怎么卖力地打假,效果都不理想。不过王振滔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多年,也不是轻易服软的主。他想到了一招,既然打假不成,那我干脆主动出击,全面巩固奥康的品牌信誉。我在全国各地开专卖店,告诉老百姓凡是专卖店里卖的奥康鞋都有保证。我还要在杭州点第二把火。

  同期

  吴守忠:第一把火是杭州人烧温州鞋,第二把火我们是奥康人烧从全国打假过来的假冒的奥康鞋。

  解说:1999年12月25日,在杭州市郊中村的空地上王振滔亲手点燃了火把。

  王振滔:所以我说我点这把火应该是等了12年了,从某些方面讲,不是烧了一个鞋子的问题,应该烧掉了过去,夺回了那种信心。

  主持人:

  第二把火一烧,全国媒体是铺天盖地地报道,温州鞋、奥康鞋立刻在全国引起轰动。奥康借着这股势头迅速发展起来,在国内同行里面成了一块响当当的牌子。就在王振滔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深深地刺激了他,让他认识到保卫信誉不仅要对外,内部也有信誉的问题。

  解说:有一次,奥康在给香港金利来集团做贴牌加工时生产出了一批些,在检查的时候发现其中180双鞋质量都没问题,但是商标标歪了。

  同期

  郭勇:这个鞋子穿的话一点也不影响。只是说在某一些细节上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小的问题。

  王振滔:当时我去看了以后,不行。也许只有小小的一个商标的问题,也许对我们下一步的形象,各方面会带来很大的损失,特别是对于我们企业的一种信誉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你连商标都做不好,你能保证下边能做得好吗?2-00:08:47

  解说:王振滔看完鞋子后让人拿来了剪刀。员工知道他要剪鞋子,求他手下留情,他们情愿自己出钱把这些鞋子买下来。但是王振滔还是狠了狠心。

  同期

  王振滔:当时我就把180双鞋全部拿出剪刀一双双剪了。当时剪了以后,很多员工当时都站在那里,很多员工都流下眼泪包括厂长。

  主持人:

  你以为王振滔不心疼,他也心疼。剪掉的一双双鞋都是员工的心血,都是自己的钱哪。可是如果把鞋子卖给员工,就等于默认这个鞋子还可以穿,还是很好的,这样的话,员工就永远都不会有质量意识,企业就永远不会有信誉。王振滔发现,光自己一个人剪还不行,还得让员工一起剪。于是就有了最开始的一幕。到底王振滔的信誉保卫战有什么成效,咱们广告过后接着说。

  主持人:

  欢迎回来。前面说到,王振滔在外打假、放火,在内剪鞋子,下了决心要保卫他的信誉。不过他心里也怕,和国际接轨的时候,什么都是信誉,质量是信誉,商标是信誉,交货期是信誉,合同是信誉,什么都得注意了。可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今年六月份,他接了一份30万双鞋的国际订单,本来是件喜事,可是差点儿赔得血本无归。

  解说:今年九月十八日,王振滔在办公室迎来了两位意大利客人,他们是代表GEOX公司来跟王振滔谈判的。谈判的内容是奥康集团误了供货期,应该向GEOX公司支付赔偿金4900万人民币。谈判一度进行地比较艰难,双方一直僵持在那儿。

  主持人:

  您要问了,GEOX公司是个什么公司?王振滔为什么要赔钱给它?这话说来就长了。GEOX是意大利第一大休闲鞋品牌,公司年收入有200多个亿。它生产出了一种“会呼吸的鞋”,据说有脚气的人一穿,脚气就没了。2003年,急于开拓亚洲市场的GEOX公司看中了奥康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跟王振滔结盟了。

  一切的起因都得从今年6月份的一笔订单说起。

  解说:由于前几次奥康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今年六月份GEOX公司一下子向奥康下了30万双鞋的订单,限定在两个月之内完成。和过去的订单量相比,这次订单量一下子翻了好几番,王振滔是乐得合不拢嘴。他派了一位台湾来的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亲自去打理。就在他美滋滋地算着进帐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交货时间越来越近,鞋却生产不出来了。这把王振滔急坏了。

  同期:

  王振滔:原因是什么,因为台湾的管理方法非常独特,也就是说军事化的管理,就是把员工当作机器,要你怎么将就怎么样,不行就要辞掉。你这样的做法员工是很反感的。

  朱盘山:很多工人想离开,可能有些工人今天少掉,明天少掉几个工人,第二个工人很多没有走的工人,他集体不来上班抗议。

  解说:工人们闹起了情绪,要么就干脆不来上班,要么上了班也不好好干活,整个车间一团糟。偌大的车间每天只能生产几百双鞋,按照工程进度,每天必须生产五千双鞋才能按期交货。日子一天天地逼近,王振滔是如坐针毡。

  同期:

  王振滔:也就是说按照国际惯例来讲,不但是赔款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信誉问题。

  主持人:

  王振滔跟GEOX公司签的是国际合同,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完不成了,就会失信于市场。不说别的,光几千万的赔款就让奥康白忙活一年。而且,一旦信誉没了,下回也没人敢跟你合作了。这么一来,奥康很快就会撑不下去。因此,王振滔再也坐不住了,决定下车间了解一下情况。

  解说:自从奥康集团的资产突破亿元大关之后,王振滔每天忙着开会、批文件,根本就没有时间下车间了解情况。这次一下车间,立刻发现员工的心里别扭,士气低落。

  主持人:

  员工心里别扭,不好好干活,看来这批订单是说什么都完不成了。王振滔看中的是以后更大的订单,不仅仅是眼前的一两个订单。如何把工人心里的结给解了成了比订单更重要的难题。这时,他又拿出了当年创业的老办法,和工人一块儿上班。

  同期

  朱盘山:我们是早上都是8点钟上班,一直到晚上他才走,跟我们是一起走的,经常我们在分析有些事情的时候,分析到11、12点,但是员工都是10点钟下班,我们可能是11点、12点。

  主持人:

  王振滔一上班,立马就体会到了员工的辛苦。夏天车间里三十七八的高温,员工们一边做鞋一边流汗,热也顾不得擦汗,渴也顾不得喝水。王振滔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再苦也不能苦了员工。

  张群林:他适当的安排避暑,送我们车间里来,还有防暑药送到我们车间里来。车间每个人都备好,还有一个就是每个星期有好几天的时间给我们买饮料,派干部亲自发下来。

  主持人:

  工人的情绪稳定了,可王振滔的心还悬在半空中。为什么呢?还剩40天就要交货了。这时候,时间就是信誉,赶上了时间也就保住了信誉。怎么赶时间呢?王振滔想了一招,重奖!奖那些做得快的,做得好的。

  同期

  王振滔:后来我就想到把员工激情挑起来以后,最重要一个问题现场进行一些改革,奖励措施。

  张群林:你比如说每一天规定了800双,如果说我们超过这个数字,比如说完成900双,这个段是什么奖励,如果完成一千双又是什么奖励。那么奖励,这都是物质上的奖励,当天见效。

  主持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奖励措施一出来,效果是立竿见影,车间里干得热火朝天。王振滔的心里美。王振滔的心落了地。GEOX公司老总对他的中国伙伴却不放心。七月初的时候他亲自到奥康的车间去检查,老道的意大利人一眼就看出了破绽。

  同期

  王振滔:那么他的老总还打了一个问号,你真的能做的出来吗?如果你做不出来,他的单子可以少一点调到香港去,我说真的能做到,让他绝对放心。

  解说:王振滔虽然在人前夸下了海口,可心里也发虚。GEOX老总提出疑问,不是没根据的,一定有他不满意的地方。王振滔想到,不是员工卖力干就行,还得挖掘员工身上的潜力。

  王振滔:所以我当时跟员工举了个例子,我说你们的潜力很大,你不能只做这么多鞋子。我说一分钟你们能鼓多少次掌?

  朱盘山:很多人可能说鼓50次、鼓60次、最多的说鼓80次,后来老总说那你就试一下,然后用那个秒表来算,算一分钟,我们那时候鼓完了以后,大家感觉都很惊讶,我们最多的那个人好像是鼓180次。

  王振滔:你想一想180次最高了,说明你的潜力很大了,非常大的,所以员工,因为当时不会很深的理论去想。很简单的例子就把他激发。

  解说:王振滔的培训做完后,员工们更加自信了,车间的生产量是噌噌直往上冒。不光产量出来了,员工也越干越带劲,不觉得累了。有些员工要加班,还被王振滔赶回去休息。

  主持人:

  话说那天GEOX老总看完车间后,压根儿不信王振滔的保证,他怕奥康是捡了西瓜丢了芝麻,赶了时间丢了质量,所以他把GEOX公司最得力的9个厂长派到奥康监督生产。甚至在交货的前一天晚上还搞了个突然袭击。

  解说:8月9号晚上12点,温州城里灯火通明。几个意大利人从温州宾馆出来后,坐上出租车直奔奥康集团。

  同期

  王振滔:后来到了工厂以后发现我们工厂灯火通明,都在做,他有点半信半疑了,他如果他说王总今天出不来的话,他不会加班,肯定今天已经差不多了,那么他这样还是半信半疑就回去了。

  解说:外商的疑虑没有打消,第二天早上7点,他们又早早地过来看了。但是车间里一个人都没有,生产出来的GEOX鞋整整齐齐地堆放在仓库里。下午他们向总部报告说奥康完成了任务。

  主持人:

  王振滔长叹了一口气,这回终于顺利过关了,忙了2个月,瘦了20斤,想想也值啊。这边王振滔正在沾沾自喜,那边GEOX公司向他提出了4900万的赔偿要求。为什么呢?原来GEOX要求的是8月10号出运,而奥康以为8月10号生产出来。双方就在责任由谁负责上僵持住了。最后王振滔很坦诚地说,是奥康理解错了,我负责赔偿。

  解说:王振滔的坦诚赢得了对手的尊重,最终奥康仅仅赔偿了一个零头。之所以会相差这么大,一方面是王振滔的坦诚,另外一方面是王振滔两个月来的奔波劳碌感动了GEOX老总,他看出王振滔是个讲信誉的人,而且在短短两个月内创造出了一个生产奇迹。所以不但没有过分追究责任,还把更多的订单给了王振滔。

  同期

  王振滔:他说我对你是绝对的信任,你放心好了,所以明年你需要我给你提供多少单子、这是原话,你要多少、我给你多少。


 

来源:中国温州商会网 责任编辑:佚名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 关 链 接
·缪雪峰-温州鞋业的女强人
·蔡育麟-为温州模式鼓与呼
·黄贤波-揣40亿去非洲掘金
·陈德炜-25年衷情法医工作
·戴金星-中国的天然气之父
·黄信赤-诚实做人诚实经营
·谢招旺-善于从大局出发
·钱云富-感受成功的喜悦
相 关 评 论     >>全部评论
  发 表 评 论
用户名: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热点招商
日本脱糖电饭煲
富氢电解水元素杯
医用级别不锈钢筷
 
商务资讯
休闲生活
 温州商会会员团购中心
     
  COPYRIGHT © 2000-2013 中国温州商会网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  
国内客服电话:400-822-8182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8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