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 账户: 密码: >>视频商会 自助建站区
温州模式  |  温州商帮  |  政府招商  |  诚信联盟  |  供求大全  |  法律维权  |  财经纵横  |  管理之道  |  礼仪社交
温州商会  |  温州品牌  |  走进温州  |  商户家园  |  库存特价  |  商经新闻  |  招标采购  |  创业天地  |  衣食住行
当前位置:首页 > 1商经新闻 > 名家访谈 > 正文
王健林:这不是地产业最艰难的时刻
http://www.88088.com   中国温州商会网
浏览方式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关键词:时刻 艰难 不是 我们 公司 万达 王健林 世纪 企业 时候)
  

  如今的地产江湖,实力为王。

  经历了几次调整和繁荣以后,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意识到,要想更好地活下去,必须要有风险意识。“只要经历过低潮的人,都会心有余悸,无论如何留一手。”

  王健林判断,调整期至少持续两年,而紧日子或将成为今后的常态。为此万达制定从紧战略,加快现金流回笼、减少买地、开展节约运动,准备过紧日子。

  王健林近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我反对救市”

  《21世纪》: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面临重大的不确定性,您是怎样看待当下的形势的?

  王健林:温家宝总理在今年3月份讲过一句话,今年有可能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那时候大家不理解,现在实践证明,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最困难的时期。

  首先是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世界经济有四大发动机,美国、日本、欧洲、中国,现在美国、日本、欧洲三大发动机熄火了。尤其是美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4,次贷危机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经济衰退,也导致中国出口减少。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更紧密了,国际环境变化了,中国也受影响。整个中国经济不好,万达肯定也受影响。

  其次是国际粮油危机。国际粮食危机,40多年来头一回出现,其实供求关系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是生物燃料消耗了大量粮食,再加上投机商进行炒作,纷纷买入,导致玉米(资讯,行情)、大豆(资讯,行情)价格急速上涨,形成大规模的输入型通胀。尤其是在目前局面下,中国的粮油价格偏低,蕴藏着更大的风险。

  第三是国内宏观调控因素的影响。国内宏观调控从2004年至今第五年了,一系列措施出台后到今年合在一起产生了综合作用。

  第四是中国国民的心里预期发生了变化,这是最可怕的。现在股市和楼市不好,主要是因为人们的预期发生了变化,所谓买涨不买落。

  《21世纪》:怎样看待宏观经济形势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王健林:房地产拥有投资和消费的双重属性,仅仅靠刚性自住需求是难以支撑市场的。现在经济预期变坏,自然会影响到人们的投资。而且在通胀背景下,信贷不断紧缩,房地产企业不仅融资难度增加,资金使用成本也增加。我们算了一笔账,建安成本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上涨了13%-15%,其中包括钢材价格的上涨,工人的劳动保险支出,致使财务费用不断增加。摊入总成本中上升了4%—5%。像2007年的好日子不会再有了,去年有些企业利润率超过40%,而现在能够达到5%-10%的利润就已不易。

  《21世纪》:您认为调整期将会持续多长时间?

  王健林:我有个基本判断,中国经济要有两三年的调整期。如果现有政策不做任何调整的话,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算起,要想恢复好日子可能要到2010年上半年。如果现在采取适度宽松的政策,可能2009年下半年就会好起来。

  《21世纪》:您认为开发商该如何应对这轮调整?

  王健林:开发商不能再以2004年-2005年那轮宏观调控的心态来应对了,这一次调控跟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那一轮调控带来的是房价报复性的上涨。从2005年到2007年,卖房子就像卖白菜一样,那不是市场常态,肯定会遭到市场报复。泡沫会破裂,这就是事物的规律。万达从来不希望卖得太高,卖得太快。卖房子就要靠性价比、靠品牌、靠营销,有的企业盖了房子也不一定能卖出去,也可能死掉。 

  我亲历过1989年和1994年的治理整顿,那时比现在难多了。那时候卖一套房子都很难,当时全中国1万多家房地产公司,连续3年全行业利润为负,赚钱的没超过100家。

  《21世纪》:有很多企业呼吁救市,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王健林:我是非常反对救市的。怎么救?行业需要调整来淘汰一部分企业。

  今年“两会”我曾经提交了《关于建立全国性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的提案》。我是做民营企业出身的,切身经历过融资的困难,希望中小企业能够获得贷款支持而壮大。而当时我没有说的是,恰恰对房地产行业来说,需要一些有品牌、有实力的大企业。这个行业的很多违规行为,通常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小企业做出来的。中国目前有3万家房地产企业,调整到2万家是一个更合理的数量。“难说是福是祸”

  《21世纪》:当年为什么会选择与麦格理合作?

  王健林:那时候在四家投行的基础上,被麦格理的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概念吸引了。当时麦格理说服我们的主要理由是国外发展较好的购物中心,无一例外都是通过房地产信托基金作为资金支持的。并且上市公司不能连续三年增发,而只要有好的题材,REITs可以不受限制,每年不断增发。

  当时我们花费了很大力气,拿到了批准。我们几个高层还通过考试成为合格的管理人。当时第一期募集5亿多美元的资金已经入账,而且第二期7亿美元也已经签约,首期10%订金已经到位。我们当时的模式是将物业装入资产包后,直接转移到香港,但是国家忽然下令禁止了。只能说是时运不济吧。

  《21世纪》:如何评价这段合作?

  王健林:如果不是走REITs这条道路,我们可能很早就成为香港红筹上市公司了,万达也不会是今天的万达。但很难说是福是祸。和麦格理的合作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管理持有型物业的经验,但如果那时候就上市了,万达可能去年也会加入地王的争夺。

  《21世纪》:选择A股上市基于怎样的考虑?

  王健林:A股上市,不是为了圈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建立外部监管体制。我是万达的创业者,又是万达一个强势的领导者,人总有老的时候,总有出问题的时候,所以在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的同时,需要建立一个外部监管体制,使公司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像一个外国著名企业家所说的,“我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创立了一个百年以后依然优秀的组织。”二是为了员工的利益,使高管持有的股票具有流动性。公司上市以后,会有300多名高管,还有几十名老一点的部门经理,都会获得股份,而且大部分人会直接成为自然人股东,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

  “明年我可能不担任总裁”

  《21世纪》:再过一个多月,万达将把总部迁往北京,是出于什么考虑?

  王健林:我们虽然是将总部迁往北京,但公司的注册地不会变。实际上是在北京设立营运中心。两年前我们做出这个决定,主要是从招募人才的角度考虑,大连留不住人。商业地产不仅仅是盖房子和招商,招商以后还要涉及到后期的维护和管理,人才很关键。初做商业地产时,我们招募了一批家电行业、超市行业的人才,后来我们发现这些领域的经验无法单纯复制到商业地产上。商业地产的人才很难培养,稍有成绩又被其他企业挖走。

  万达在扩张中,需要大量的人才。我敢说目前整个集团完全懂商业地产的人不超过10个人。等到我们有30-50个比较懂的骨干,届时公司业务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21世纪》:您自己如何评价万达的商业模式?

  王健林:我们是摸索了7、8年,走了很多弯路才摸索到今天的模式。可以说“第三代综合体”很成功。所谓“订单地产”,没有开业前,我们就已经出租了70%。零售业的潜力是巨大的,在中国做商业地产最大的好处是并不愁租。我之选择所以做商业地产,就是因为安全。若干年后,即使万达没有新项目,也会有稳定的现金流。

  《21世纪》:在众多房地产公司纷纷开始放权实施区域化管理的时候,万达仍旧是集权管理,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健林:在房地产业比较火的时候,这种管理模式会影响扩张速度。但是现在看起来这种模式让万达很安全。正是因为去年扩张速度相对较慢,才使万达今年“免受”地王困扰。

  在管理方面,万达跟其他企业还是有些不同的。我们一直培养自己的销售团队,而不是像其他公司一样外包给代理公司。市场好的时候,外包公司销售速度很快;市场不好的时候,完不成任务,外包公司直接选择离开,这时候我们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我们的销售团队都是自己的,为了完成任务会更加努力。

  另外,这么多年来,我们企业一直设有自己的质检部,每个项目公司都配有质检员。尽管现在看来这个做法有些笨,也会增加人员劳务费用,但这钱不能省。这样做十几年,公司就会有更好的品牌。

  《21世纪》:目前您对公司管理方面还有什么担忧的?

  王健林:万达现在才几百亿资产,在国际上几百亿只算是中型公司,但我感觉已经有“大公司病”了。文件传递时间特别长,工作流程不清楚,不同分管领导意见产生矛盾时工作很难执行下去,缺少仲裁机制。违规现象仍然不少,最典型的就是去年3月查处了长春公司领导班子严重违纪。他们利用职权捞取好处,事后公司专门召开了审计通报大会,开除了这几个员工。

  我跟员工开玩笑说,到了2010年,公司就应该设立审计中心反腐败了。

  《21世纪》:未来您还有什么样的打算?

  王健林:明年我有可能不担任集团的总裁,我做董事长,主要任务是做风险控制。我会兼任集团投资决策委员会的主任,今后有可能所有的项目我都不再管。从今年开始,项目的前期,选地、评估、招商、设计都逐渐交给下面人去做,最后我来说YES或NO。每一块地在买不买之前我都要看一下,十几亿的地值得不值得买、适合不适合做商业,我要权衡一下。我会更多让手下的人去判断,这样的模式做两三年以后,如果每单都没有被我否定,证明他们有足够的判断力,那时候我可能真的可以专心做慈善了。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宋静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 关 链 接
·王石:别为财富失去人格
·叶檀:流动性过剩给全球经济下了慢性毒药
·余丰慧:警惕力拓的突然示好
·“民间股神”杨百万:股市未来机会就像剔骨肉
·巴菲特:美元的蝴蝶效应
·保增长方向不变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主基调就不变
·柳传志:“联想是我的命,复出义不容辞”
·董明珠:紧闭的唇写满坚强
相 关 评 论     >>全部评论
  发 表 评 论
用户名: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热点招商
日本脱糖电饭煲
富氢电解水元素杯
医用级别不锈钢筷
 
商务资讯
休闲生活
 温州商会会员团购中心
     
  COPYRIGHT © 2000-2013 中国温州商会网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  
国内客服电话:400-822-8182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8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