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 账户: 密码: >>视频商会 自助建站区
温州模式  |  温州商帮  |  政府招商  |  诚信联盟  |  供求大全  |  法律维权  |  财经纵横  |  管理之道  |  礼仪社交
温州商会  |  温州品牌  |  走进温州  |  商户家园  |  库存特价  |  商经新闻  |  招标采购  |  创业天地  |  衣食住行
当前位置:首页 > 4温州模式 > 商界名人 > 正文
青龙江畔创业人-方崇钿
http://www.88088.com   中国温州商会网
浏览方式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关键词:创业 方崇钿 温州 企业 自己 集团 一个 电缆 金田 编织)
  

  岁月苍桑轮回,浙南大地生辉。

  当年席卷中华大地的改革开放之风,成就了多少勇于抓住机遇施展才华的志士能人?他们驾长风破千里惊涛,谱写出多少威武壮阔的感人诗篇?

  中国·金田集团董事长方崇钿先生,便是浙南企业界千千万万弄潮儿中的崭露头角者。

  农家赤子

  这里,是中国版图南方虽不起眼却很有名的城市。因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温和而取名“温州”。

  清视频代诗人孙广图在《忆江南·温州好》一词中赞美:“温州好,别是一乾坤!宜雨宜晴天较远,不寒不燠气恒温,山色异朝昏。”

  温州大地,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温州模式”,承载着多少传奇故事。

  温州能人辈出,世代善于闯荡,敢为人先,中外驰名。

  1944年11月,本文的主人公方崇钿先生就出生于温州东南青龙江畔的一个农民家庭。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方崇钿高中毕业以后,满怀参军报国的赤子之心,从偏僻闭塞的家乡,来到国际都市上海某工程兵部队服役。在那里,他为保卫当时处于世界风云变幻中的大上海站岗放哨;他为艰苦的国防工程施工添砖加瓦。短暂的军营生活,使他开阔了眼界。从此知道了在生他养他的浙南海滨偏僻小渔村之外,还有无限精彩的外部世界。

  退伍以后,方崇钿在家乡的“耕读小学”拿起教鞭。但因那时一个月只有9元钱工资,平均每天三毛钱,只能靠“忆苦思甜”过日子。9元钱能做什么?年轻的方崇钿开始面对现实思考人生。这时候他已经强烈地意识到了“经济地位”的重要。

  “许多成功者从困苦中来,许多觉悟者也从困苦中出。”正当方崇钿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徬徨、犹豫的时候,他偶然发现了一个让他感兴趣的行业——养蜂。于是,他离开了学校的三尺讲台,拉起10多人的养蜂队伍,自任养蜂厂厂长,走南闯北放蜜蜂,一年居然收入1万多。

  1万元,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已是非常惊人的数目。方崇钿由此成了青龙江畔首屈一指的“富翁”。此后,方崇钿又尝试创办“龙江机械五金厂”,到龙江公社办的“龙江造船厂”当过供销员。他偶然间想起,外出放蜂路过石油钻井队时看到石油工人对手套等劳保用品的需求量很大。于是又不辞劳苦到青海、兰州、新疆等西部的大型油田推销劳保用品。踏遍千山万水,使他广泛接触到大江南北天山内外的风土人情与产业特色。

  这些丰富的阅历,成为方崇钿一生中难得的宝贵财富,成为风华正茂的方崇钿此后几十年闯商海、办企业的重要“基石”,成为他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原始经历积累”。

  浙南塑编之“父”

  1972年,在初出茅庐后历经八载磨练的方崇钿,为自己确立了人生历程上新的起步:办厂!

  当时,仍然处于“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特殊时期。在农村,除了“农业学大寨”,其余都是“资本主义的尾巴”。但是,方崇钿却认准了“不管白猫黑猫,逮到老鼠才是好猫”。

  他看到家乡是一片滨江靠海的光沙滩,荒不长粮,熟不长草。有的只是片片坟地,道道港汊。农业不兴,渔业不旺。唯一的出路只有尝试办工业。他要发扬前八年敢为人先的精神,走创办实业之路。他坚定地相信,只有实业才能兴国,才能富民安民。

  这年春天,方崇钿得到一个重要信息——全国农村畅销的化肥包装袋都是聚氯乙烯材料做的,在搬运过程中容易破损,造成生产者和使用者的损失。国家化工部门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拟采用“一层塑料薄膜加一层编织袋”的包装方法,很快要在各省、市推广。

  当时,方崇钿所在的下埠村里正巧有现成的铁轮机可以生产这种编织袋。于是,当不少人还在那里围绕“姓‘社’姓‘资’”的问题激烈争论的时候,他却迅速出击,捷足先登,很快在江、浙一带的大、中型化肥企业拿到了100万只编织袋的订货单。他的家庭工厂日夜生产,按期交货,实现了首闯企海抢滩成功。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从此,与那位老人“画圈”的地方近在咫尺的温州改革开放节奏进一步加快。素有“温州模式”之称的温州私营、民营经济从此有了合法身份,可以说是“天高任我飞”了。

  好帆借东风,扶摇上九天。面对党中央和地方政府愈来愈放开搞活的好政策,方崇钿谋划将自己的塑编产业“麻团滚芝麻”, 不断改进企业经营方式,扩大再生产。他根据当时化肥包装袋需求量剧增,生产供不应求的情况,为了充分发挥现有设备和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在青龙江畔提出了“全民皆工”的扩产设想。具体运作方式是:由他负责组织采购原材料,发动邻近家家户户投资设备,加工半成品。后期加工由方崇钿的“总厂”负责,统一对外销售。从而带动了周边地区1800多农户靠编织业走上致富道路。这种“扩散加工、双层经营”的生产模式,在青龙江畔塑编行业达到了产量和效益的最大化。龙江之滨的“崇钿编织袋”业务量喜讯频传,年年扩展。在高峰时期,苏北各县90%的大、中型化肥厂都使用方崇钿的产品,年销售量在1800万条以上。年纳税额50多万元,一直位于全县私营企业之首。

  不当乡长当厂长

  历史的机遇垂青于思维敏锐的创业者。悠悠岁月把方崇钿锻造成青龙江畔的商海名家。

  他在江海滩头开发的第一代产品牵动浙南大地塑料编织行业“百花齐放”。生产者,千家万户学崇钿;采购者,五湖四海奔浙南。

  方崇钿对发展地方经济,安置富余劳动力,探索富民之路作出的特殊贡献,使乡邻们刮目相看。温州、平阳以及后来划出的苍南县等各级政府都给予高度评价,奖励表彰。

  1983年,一次可能彻底改变方崇钿人生轨迹的机遇降临了。那年春天,中共苍南县委决定:选拔创业有成贡献突出的方崇钿担任龙江乡副乡长。

  当副乡长,是许多人一生可望而不可及的正儿八经的国家干部,吃皇粮,坐公车,可以享受科级待遇;倘若往后再步步提升,那将会前途无量;当副乡长,开会、视察,上去听报告,下去作指示,“现炒现卖”。与办工厂要天天愁怅产、供、销相比,将会舒适得多;当副乡长,生病有医保,退休有养老,与当厂长“自己赚钱自己用”相比,也要安逸得多。

  但是,方崇钿经过翻来覆去的思考,他还是舍不得放下自己经营多年的事业。他觉得办工厂虽然辛苦,但是在成功之余也有无限乐趣。而且自己走南闯北这么多年,对从政之路并无奢望。专心办好实业,反而可以轻车熟路,为家乡父老,为发展地方经济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主张既定,方崇钿婉言辞谢了上级领导的好意,放弃了“龙江乡副乡长”的任命。一心一意一如既往地经营起他的家庭工业。

  1989年,改革开放的又一轮春风吹绿了浙南大地。方崇钿抓住机遇,扩大投资,创办了“苍南县塑料三厂”。他首先进行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率先在温州地区引进编织袋圆筒机生产线,并很快形成规模。一跃而成为温州市最大的编织袋生产厂家。实现了从分散加工的“编织大王”向规模化生产的浙南“编织巨头”的飞跃。成为数十年来一直名扬全国的“中国塑编之乡”奠基人。

  李瑞环向他走来

  1991年,是一个决定方氏企业发展趋向的春天。

  以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明确表示,将民营企业视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补充。从此,“民”字头企业真正登堂入室,方氏家族企业之舟迎来了加快发展的强劲东风。方崇钿开始酝酿企业的彻底更新换代。

  各级领导相继来到方崇钿的企业,视察检查工作。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省长柴松岳,国家科委主任邓楠等中央、省市领导先后莅临红红火火威震一方的“苍南塑料三厂”,对解放思想大胆创业的方崇钿给予高度评价。

  1991年5月,方崇钿接到上级通知: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将要来厂视察检查工作。他感到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他家祖祖辈辈以来,从来没有会见过如此级别的国家领导人。紧张的是,如果自己汇报得不完美,会不会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

  方崇钿拟订了一个接待方案,安排公司全体职员里里外外做好精心准备。公司上下,窗明几净,工厂内外,彩旗飘扬。

  5月14日,是一个阳光明媚春和日暖的日子。李瑞环主席在省、市、县、镇领导陪同下,向着迎候在工厂门口的方崇钿走来。李瑞环与方崇钿亲切握手,他和蔼可亲,谈笑风生。与在电视上看到的“亲民”形象毫无二致。

  当李瑞环主席一边察看塑料编织的生产现场,一边听取方崇钿的简要汇报以后,连声称赞方崇钿作为温州的民营企业家,有胆量,有气魄,勉励他要为“温州模式”的新崛起多作贡献!

  “国”字号的家族企业

  送别李瑞环主席,方崇钿抚今追昔,心潮难平。

  他反复咀嚼量子基金创始人索罗斯的一句名言:“当你有机会扩张时,千万不要畏缩不前。”

  回首已经走过的坎坷创业历程,从“龙江塑料化工”到“苍南塑料三厂”,方崇钿跟“塑料”打了20多年的交道。他不满足于一辈子只吃“塑料”饭。经过近一年多的考察论证,在方崇钿跨入“天命”之年之际,他为自己确立了事业上新的起点:向青龙江畔技术含量最优,综合实力最强的规模民营企业进军!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脱胎换骨,加大投入,创立新的产业。

  通过反复考察论证,方崇钿发现当时国家正在加大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产业的投资,其中必有极大的商机。权衡再三,他选定了通信电缆、光缆生产项目。他认为这是一个在遨游企海中可以进一步做优、做强的产品,可以成为自己攀登创业高峰的新起点。

  1993年,方崇钿筹资2000多万元,创办“温州市金田电缆有限公司”。在6个月内完成了基建工程,上马了两条先进的通信电缆生产线,专业生产邮电通信电缆,使他的企业在产品技术含量和占领市场制高点上有了新的突破。

  历来好事总多磨。

  在方崇钿的电缆项目投产刚刚取得效益的第二年,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产品价格却因不正当竞争大幅度下降,方氏企业碰到了新的难题,新的挑战。面对如此“险情”,方崇钿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在冷静地分析市场前景以后,发挥公司本身机制灵活的优势果断决策,投入600多万元,将原来为筹集电缆生产资金准备处理的圆织机生产线重新上马生产编织袋,吃了一口“回头草”,带来600多万元利润。这笔资金又投入电缆生产线的技术改造中,使电缆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进而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很快形成年产350万对公里电缆、60万芯公里光缆和15万箱五类数据网络电缆的生产能力。此后,方崇钿的电缆、光缆、五类数据网络电缆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60多个市、县电信局、广播电视局和铁路、部队,并出口到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1996年2月,在浙南颇有名气的“金田电缆有限公司”升格为“温州金田集团有限公司”。此后,方崇钿不断加大投入,1998年再次投资4500万元,进行通信光缆和通信电缆的技术改造。

  2000年,随着金田塑胶有限公司、金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金田大酒店有限公司等企业陆续投入运行,国家工商总局批准金田集团为“中国无区域集团”。方崇钿的家族企业从当年小打小闹的小作坊一跃而成“国”字号的面向全球的多产业、跨行业集团企业。从此,“中国·金田”的品牌随着它的一批批产品漂洋过海,融入了世界贸易市场的大海洋!

  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为了迎接新的挑战,金田集团再次投入巨资,继续改造通信光缆、带状光缆生产线,完成15万箱光缆和5类数据缆的技改。同时征地36亩,在电缆公司内进行标准车间、公用设施、员工食堂、大小会议室、多功能厅、厂区绿化等建设,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娱乐、休闲环境。

  2002年,龙港获得“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两张“国字号金名片”以后,方崇钿意识到印刷和礼品包装用的塑料薄膜原材料生产前景广阔。而这种塑膜过去都是由中间商从外地采购,既增加了成本,又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为了适应龙港经济发展需要,为龙港的区域品牌注入新的血液,不断开拓金田集团新的增长点,方崇钿瞄准软包装行业原材料,继续开发新产品。

  经过南到广东、福建,北到东三省的广泛市场考察,方崇钿决定投资生产高分子塑料薄膜。经过两年四轮艰苦的谈判,于2002年5月与德国布鲁克纳公司签订了价值8800万元的设备采购合同,购进一条年产2.5万吨BOPP塑料薄膜的自动化生产线,为打造龙港第一艘“企业航母”打下了基础。这个项目总投资2.2亿元,在龙金大道新征土地146亩,于2003年12月建成投产。其整个工艺流程从树脂处理、挤出铸片、薄膜纵拉、横拉、牵引收卷、分切包装在一条生产线上全部完成。该项目被列入浙江省2003年重点建设项目。

  紧接着,方崇钿又投资1.8亿元,征地120多亩,引进了年产9000吨BOPA尼龙薄膜的两条生产线。

  金田塑业,已经成为国内少有世界一流的BOPP、BOPA生产基地。产品行销大半个中国。法国、印度、缅甸等国的客商纷纷前来洽谈贸易。

  德国、美国、日本、东南亚的“老外们”成为金田集团的家常客人。

  拿破仑一世曾经说过:“不要打扰它,中国醒来之日,世界将为之震憾!”

  现在,中国浙南象方崇钿这样的企业家们都已“醒来”,全世界都为温州人无处不在攻无不克的从商精神所震憾!

  企业家们的知音

  方崇钿一身奋斗,创造了亿万财富,也赢得了无尽“光环”。

  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给予他许多荣誉和嘉奖。他身兼“温州市工商联合会副会长、温州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苍南县工商联合总会会长、企业家协会会长”、“苍南县慈善总会副会长”、“苍南县政府经济顾问”等众多职务。他把这些社会职务都看作是自己应尽的职责,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积极谋划全县和龙港的工商界活动,把工商联和企业家协会办成企业家们的“娘家”组织,办成企业家与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联系的桥梁。

  在抗灾救灾、社会公益事业捐助、扶危济困等关键时刻,他把上级党委、政府的意图及时传达到各个企业,为履行民营企业家的应尽之责不遗余力。

  他也积极主动地为碰到困难的企业同仁们排忧解难,在协会成员遇到困难需要帮助,遇到矛盾需要协调,遇到坎坷难以逾越的时候,为他们奔走呼吁,助他们一臂之力。

  方崇钿常说:“企业家们艰辛创业,来之不易。我们作为企业家的‘娘家’,能够保护一个老总,就保护了一个企业,保护了一帮企业家的积极性,保护了一方经济的稳定发展。”

  多年来,方崇钿以身垂范,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教育、水利建设、见义勇为、扶贫、救灾等各方捐款300多万元。

  方崇钿连年被评为“中国优秀企业家”、“浙江省优秀企业经营者”、“温州市优秀创业企业家、”“温州市企业精英”、“温州市政治思想工作先进工作者”、“温州市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明星经理、明星董事长”,连续13年荣获温州市工业系统最高奖“金鹿奖”和“突出贡献奖”。他还被选举为温州市和苍南县两级人大代表。

  缔造百年老店

  作为一个家族企业的创始人,他可谓功成名就。

  作为一个家族企业的掌门人,他依然任重道远。

  “成功缘自一诺千金。”这是方崇钿一生从商准则,也是金田集团最新征集的广告语。那么,在此生成功的基础上怎样延续创业精神?

  由此,方崇钿思考了许多、许久:于是,方崇钿想到了如何使自己的毕生心血后继有人?如何使金田家族的企业之树与世长青?如何打造金田产业的百年老店?如何将自己的掌家秘决代代传承?

  他想到了全球巨富——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先生。洛氏一生创业积累的财富盖世无双。他为了使自己的事业不致中断,从52岁时就开始培养接班人,自己则摒弃日常琐事,一边静心修身,颐养天年;一边思考大政方针,辅佐后祠,轻松欢度92载。真正做到了“高财”与高寿、高兴三全其美。

  据新闻媒体披露,温州企业界目光深远的第一代创业者们,久已着眼于培养事业传人:

  ——“打”遍全球的“大虎打火机”公司董事长周大虎把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的儿子周小虎,培养为公司总经理助理。

  ——以鞋业为主打产品的“巨一集团”董事长李爱莲,已在10年前将儿子潘建中推上了总经理位置。

  ——以牛奶业为主体的“一鸣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鸣春,在儿子朱立科1994年浙农大毕业以后,让他从牛奶车间主任、厂长做起,2002年接任了总经理要职。

  ——专事经营园林绿化工程的“红欣园林公司”老总林鸿鑫,2001年“让位”给儿子林超,2004年林超引进国外家族企业管理模式,提议父亲聘请职业经理人,自己愿为副总,专心主管人员、工程。

  有识之士不难发现,锻造民企的财富二代,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有感于此,方崇钿也早已把培养第二代掌门人提上自己的议事日程。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他便有意让两个儿子从车间、班组做起,一步一步进入家族企业管理层,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2000年,当“中国·金田集团”宣告成立时,方崇钿放下了集团总经理的职务,交由次子方文彬担任。长子方文翔担任集团总裁,自己专任集团董事长,为他们定向、掌舵。既互相支撑又互为镜鉴的“三足鼎立”统帅结构,为金田集团跨越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几年来,方崇钿看到自己的接力者在企业管理、人际沟通、市场掌控等方面日趋成熟,由衷地感到欣喜自慰。

  他坚定地相信:打造百年金田,自有灿烂明天!

 


 

来源:中国温州人 责任编辑:张淑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 关 链 接
·黄松玉:大连温州商会副会长
·叶雪钦:黑龙江省温州商会副会长
·张华:复制一个赚钱模式
·陈玲凤:与男装品牌为伴的女人
·浙宝翁浙敏 产品就是人品
·朱孝有:借力海西二次创业铸商魂
·叶祥桃:“盘一盘”活了千万家底
·郑胜涛:“举重若轻”创大业
相 关 评 论     >>全部评论
  发 表 评 论
用户名: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热点招商
日本脱糖电饭煲
富氢电解水元素杯
医用级别不锈钢筷
 
商务资讯
休闲生活
 温州商会会员团购中心
     
  COPYRIGHT © 2000-2013 中国温州商会网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  
国内客服电话:400-822-8182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825号